更新时间:2022-10-31 17:20:42

汉语词典
踏伏的意思

词:

踏伏

拼音:

[tà fú]

解释:

1.亦作“蹋伏”。亦作“蹹伏”。搜索敌人的伏兵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“前茅虑无”晋 杜预 注:“如今军行,前有斥候蹋伏。”孔颖达 疏:“前有斥候蹋伏者,令人远在军前斥度候望,虑有伏兵,使蹋行之。”蹋,一本作“蹹”。《南齐书·曹虎传》:“虎 令辅国将军 朱公恩 领骑百匹及前行踏伏,值贼游军,因合战破之。”唐 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喜兆》:“淮西 用兵时,刘沔 为小将,军头颇易之,每捉生踏伏,沔 必在数,前后重创,将死数四。”《资治通鉴·齐武帝永明六年》:“夏四月,桓天生 復引 魏 兵据 隔城,詔游击将军 下邳 曹虎 督诸军讨之。辅国将军 朱公恩 将兵蹹伏。”

汉语词典工具简介

词典是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、概念、用法的工具书。广义的词典包括语文词典及各种以词语为收录单位的工具书;狭义词典仅指语文词典。词典又作“辞典“,是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。

汉语词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