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二十二根

词:

二十二根

解释:

梵语dva^vim!s/ati^ndriya^n!i。指于事特有增上义之二十二种法。即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根,男根、女根、命根,苦、乐、喜、忧、舍等五受根,信、勤、念、定、慧之五善根,未知当知、已知、具知之三无漏根。根为增上之义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之五根各于庄严身、导养身、生识等,及不共之事等四事能增上,故立为根;男女二根,于诸有情分别男女,及别异形相、言音等有增上之义;命根于众同分能续、能持,有增上之义;意根能续后有及自在随行,于此二事有增上之义;五受随增贪等之随眠,于染有增上之义;五善根及三无漏根增长诸清净法,即于净有增上之义,故立为根。若就二十二根之体而言,男根、女根为身根之一部分,并无别体;三无漏根以意根、三受根(喜、乐、舍)、五善根等九根为体,而无别体,故其体之数实为十七。[俱舍论卷三、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]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