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五众

词:

五众

解释:

(一)五蕴之旧译。众,含有和集之义。与五阴同。(参阅‘五蕴’1212)

(二)又作出家五众。即:(一)比丘(梵bhiks!u,巴bhikkhu),(二)比丘尼(梵bhiks!un!i^,巴bhikkhuni^),(三)式叉摩那(梵s/iks!ama^n!a^,巴sikkhama^na^),(四)沙弥(梵s/ra^man!era,巴sa^man!era),(五)沙弥尼(梵s/ra^man!erika^,巴sa^man!eri^)。其中比丘、比丘尼受具足戒,式叉摩那受六法,沙弥、沙弥尼受十戒。[大智度论卷十、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一之一](参阅‘七众’105)

(三)隋代佛教之教化机构。隋文帝敕选高僧,各以其所专精之学,司掌教化之职,称为五众,并各设众主一名。五众即:(一)涅槃众,众主有法聪、童真、善胄等。(二)地论众,主要依华严经典,众主有慧迁、灵璨等。(三)大论众,大论系指大智度论;主要依大品般若经,众主有法彦、宝袭、智隐等。(四)讲律众,众主有洪遵等。(五)禅门众,众主有法应等。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