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佛教诗歌

词:

佛教诗歌

解释:

(一)印度:诗称为伽陀(梵ga^tha^),意译偈颂,因长音、短音、排列法之不同而有各种分类。概言之,诗系依据韵律法则而形成者。最古之佛教诗为法句经(巴Dhamma-pada)与经集(巴Suttanipa^ta)。

诗通常可分即物、即兴两种。诗中或含有关人生之警觉教诫,或为内心状态之描写。长老僧之诗收于长老偈(巴Thera-ga^tha^),其中颇多求道心愿之产生、修道之经过、自然景物与内在的交感之美、心境等之描写。大乘佛教诗人马鸣(梵As/vaghos!a),其诗具有清雅哀婉之风格;大乘诗一般具有高度叙事诗之特性,马鸣所作之诗即有此特质。

(二)中国:我国佛教诗歌之特色,大多在于描绘禅僧开悟之心境。如碧岩录第三十七则‘盘山三界无法’之公案所附雪窦之诗(大四八・一七五中):‘三界无法,何处求心?白云为盖,流泉作琴。一曲两曲无人会,雨过夜塘秋水深。’此诗意境极高,且深得翰林学士苏东坡佳评。此系以内在心境托付自然景况,并以之象征思想境界之杰作。另如天童如净禅师之‘风铃颂’:‘浑身是口挂虚空,不问东西南北风;一等为他谈般若,滴丁东了滴丁东。’亦为脍炙人口之禅诗。

(三)日本:以江户时代之禅僧良宽,与日莲宗僧元政为代表人物。良宽于其诗‘病起’中,曾有‘人命如桃花,人生如江河’之譬喻。其诗如下:‘一身寥寥耽枕衾,梦魂几回逐胜游;今朝病起立江上,无限桃花逐水流。’元政之诗大多收于草山集,其诗充满思母之情,于‘对月思归’中歌吟:‘逐月乘风出竹扉,故山有母沾泪衣;松间一路明如昼,遥知倚门望我归。’此种歌颂自然与内心之境,系佛教诗之特色,亦可谓东方人作诗之共通性格。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