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僧位

词:

僧位

解释:

日本佛教特有之制度。又作僧阶。即依僧人之智德、年腊,以叙任阶位。天平宝字四年(760),以良辨奏请,始定四位十三阶之僧位。光仁天皇时(770~781)将僧纲职视为官位,以僧正配‘从四位’,僧都配‘正五位’,律师配‘从五位’。桓武天皇时(781~806)制定六位:无位、入位、住位、满位、法师位、大法师位。此中,无位之僧配置官位八位、入位之僧七位、住位之僧六位、满位之僧五位、法师位之僧四位、大法师位之僧三位等。贞观六年(864)二月,以僧纲、凡僧同授阶位,不分位号,不别尊卑,故于满位、法师位、大法师位之三阶外,更制法桥上人位、法眼和尚位、法印大和尚位等三阶,皆为律师以上之位。明治六年(1873)僧位之制始废。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