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入菩提行论

词:

入菩提行论

解释:

梵名Bodhicarya^vata^ra。为七、八世纪印度中观学派论师寂天(梵S/a^ntideva)所著。本书系英国之东方学者荷吉森(B.H.Hodgson,1800~1894)于尼泊尔所发现大量梵文原典之一。全书由九一七梵文偈颂组成,共分十章:(一)赞叹菩提心,(二)皈依三宝与忏悔,(三)誓发菩提心,(四)修道,(五)保护正知,(六)忍辱,(七)精进,(八)禅定,(九)智慧(般若)与波罗蜜,(十)对诸佛菩萨之赞叹。本书梵文原典蕴满诗趣,以醇郁之诗偈表达慈悲博爱之宗教信念,乃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文学之杰出著作。

本书原有西藏译本与汉译本,梵文原典刊行后,陆续有蒙古译本,及法文、德文、日文等各国之译本。其中,西藏译本题为Byan%-chub-sems-dpah!ispyod-pa-lah!jug-pa(入菩萨行);汉译本题为‘菩提行经’,译者为天息灾,古来被视为印度中观学派之祖龙树所集颂。然若将寂天之另一著作‘大乘集菩萨学论’内之思想及龙树之‘经集’,与本书相互对照比较,则可确定本书非龙树所作;且于梵文原本、藏译本,及多罗那他之印度佛教史中,皆以寂天为本书之作者。

此外,若比较梵本与汉译本之内容、篇幅,则汉译本之第二章部分不全,第三、四章全缺,遂将第二章作为施品,第五章作为戒品,故汉译本仅包含八品(共四卷)。(参阅‘菩提行经’5201)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