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八思巴

词:

八思巴

解释:

(1239~1280)西藏名Chos-rgyal-h!phags-pa。又称发思八、发合思巴、八合思巴、拔思发、怕克斯巴。乃西藏喇嘛教学僧,为萨迦派第五代祖师。出生于萨迦派之

一族,十五岁为元世祖忽必烈授戒,并成为宗教顾问。十九岁时以佛教观点批判老子化胡经,论破道士。其后入蒙,忽必烈崇为国师,统领总制院事,管理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事务,俨然成为中国佛教之主宰者。又受命创制蒙古文字,遂以西藏文字为基础而制定,是即‘八思巴文’,帝赐以‘大宝法王’之号。师曾为太子真金开讲彰所知论二卷(汉译现存)。至元十三年(1276)返藏,兴曲弥法会,自任萨迦寺第一代法王。著述凡三十余种,以萨迦五祖集传世。并促进

内地与西藏之文化交流,将印刷术、戏剧艺术等传至西藏,将藏族建筑技巧、雕塑艺术等引至内地。盖自八思巴时代以后,元朝始与萨迦派有密切往来。门下之胆巴(波)(藏Dampa,1230~1303)曾于忽必烈与元成宗治下任官,并致力于佛教之振兴。[佛祖统纪卷四十八、元史列传第八十九]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