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恐怖

词:

恐怖

解释:

梵语bhaya。‘何者应恐怖?’此一问题在南传经典增支部Ⅱ之Ⅰ中即说是现世之罪(如偷盗他人之物而受王之刑法)。‘吾人应恐怖现世之罪报;吾人该恐怖罪报,应养成恐怖罪报之习性,如此,才能从一切罪报中解脱。’上述经义教吾人欲避免犯罪,须预先考虑罪报之恐怖。其后之大乘佛教则认为:罪乃无法避免者,犯罪之后,恐怖之感即接踵而至,若非请求诸佛摄受其恐怖,或将自己绝对投入于一特定人格者之怀抱,令自己进入无我之境界,此外则别无拔除恐怖之法。上述思想之起源,系从藉坐禅修行进入无畏(梵abhaya)境界之结果而产生。推究原因而言,恐怖乃因愚痴心而生起;心有挂碍,执有我法而患得患失,即无往而不恐怖。经中说恐怖有五种:(一)恶名畏,(二)不活畏,(三)死畏,(四)恶道畏,(五)大众威德畏。(参阅‘五怖畏’1110)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