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沙汰

词:

沙汰

解释:

有三义,即:(一)拣别善与恶。原谓汰除米内所掺杂之沙、石等物;转指拣别善恶而排除之。碧岩录第十三则(大四八・一五四上):‘西天欲论议,须得奉王敕,于大寺中,声钟击鼓,然后论议。于是外道于僧寺中,封禁钟鼓,为之沙汰。’(二)议论事理而定其是非,即裁断之义。通常多指官府对僧尼之善恶作裁断,迫令恶僧尼还俗。(三)朝廷之命令或官府之指令。例如会昌法难时,朝廷沙汰僧尼。(参阅‘沙汰僧尼’2972)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