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白居易

词:

白居易

解释:

(772~846)唐代诗人。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、醉吟先生。陕西下邽(渭南县东北)人。儒家出身,聪慧过人。贞元十四年(798)举进士,元和二年(807)任翰林学士,九年任太子左赞善大夫。作‘赏花’及‘新井诗’叙述世人之浮华与谗佞,遂被贬为江州司马。后又迁任司门员外郎。会昌年间,任刑部尚书,逝世后追封尚书右仆射。其遗编有白氏文集七十五卷、白氏六帖事类集三十卷等。

白氏中年归佛,亲近高僧,从受净戒,习禅法。其奉佛之虔笃及其佛教思想,可由其遗编之中见出。据其晚年自撰之醉吟先生墓志铭载,生平之志行,概为‘外以儒行修其身,内以释教治其心,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’。尝作赞:‘十方世界,天上天下,我今尽知,无如佛者。堂堂巍巍,天人之师,故我礼足,赞叹归依。’太和六年(832)重修洛阳香山寺,并与洛阳佛光寺之僧如满结香火社以修佛事,发愿往生西方,不怠不堕,以迄终年。会昌六年逝世,享年七十五。[佛祖统纪卷四十二、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、卷十六、大清一统志卷一六三、庐山志卷十三、庐山古今游记丛钞、旧唐书卷一六六、唐书卷一一九]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