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
词:

解释:

(一)中国古代乐器,以玉石所制,作板样中曲,两头垂下(へ)字形,属礼器之一。种类甚多,有玉磬、铜磬、铁磬、编磬、笙磬、颂磬、歌磬、特磬等。

(二)今寺院中以铜制钵盂形物,置于佛桌右侧,于法会、课诵时由维那师以棓(木制之棒)击鸣之法器。中国自宋代以后禅林多用之。其形状有云形、曲形、蝶形、莲花形等,大小不定。就其性质而别,则有大磬、圆磬、匾磬、小手磬等。大磬为直径三十

至六十余公分之磬;圆磬乃念诵所鸣,安置于台上,由维那主之,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礼佛,皆鸣三下;匾磬系以石制,形似云板,悬于方丈廊外,有客见住持,知客鸣三下;小手磬,俗称引磬,作碗状,底部中央贯以纽,附木柄,以小铁枹击之,礼佛诵经皆鸣之,为起止之节。日本寺院所用之磬大致同于中国,惟以手磬称为铃,或以未满一尺之磬称为铃。又以‘磬’字作‘鏧’,然其原因已不可考。[敕修百丈清

规卷八磬条、禅林象器笺呗器门、考信录卷一、持宝通览卷中]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