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罗摩耶那

词:

罗摩耶那

解释:

梵名Ra^ma^yan!a。又作罗摩衍那。意译罗摩游记、罗摩传、罗摩平生、罗摩所行传。为印度古代之梵文大叙事诗。与摩诃婆罗多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,为印度教经典之一。原为民间口头创作,在长期流传中屡经增删。西元前五至三世纪顷,由诗人瓦勒米奇(梵Va^lmi^ki)利用传奇题材编成,被称为‘最初之诗’,瓦勒米奇则有‘诗祖’之誉。全书共七篇,二万四千颂,精校本一万九千多颂。每颂两行,每行十六个音节。其中第一、第七两篇可能为二世纪顷所附加之伪作。内容较摩诃婆罗多集中,主要叙述憍萨罗国(梵Kaus/ala)王子罗摩(梵Ra^ma)受王后之嫉而被放逐十四年,因而展开其冒险英勇之生涯;以罗摩与其妃私多(梵Si^ta^)之爱情为中心,衬以其弟罗什曼那(梵Laks!man!a)之情谊、灵猿哈奴曼(梵Hanumat)之忠顺、魔王罗伐拏(梵Ra^van!a)之暴行等,充满神话与传奇色彩。其文体华丽典雅,文字洗练,成为后世古典期美文体(梵ka^vya)作品之滥觞。

由于此诗,罗摩遂成为印度国民崇拜之英雄,尤受毗湿奴教之特别尊崇,被视为护持神毗湿奴之化身。此诗流传于恒河乃至南印度,更远及锡兰岛,对文学、艺术均有很大影响。又近代印度方言文学、东南亚各地之民族文学兴起,均为同类故事与叙事诗,形成所谓‘罗摩文学’,足证其影响之钜。[H.Jacobi:DasRa^ma^

yan!a,1893;Baumgartner:DasRa^ma^yan!aunddieRa^maliteraturderInder,1894;V.Fausbo%ll:Indianmythology,1902;E.W.Hopkins:Epicmythology,1915]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