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
词:

解释:

梵语bhra^nti。‘悟’之对称。不能如实觉知事物之真实性,而执着于错误之事理者,称为迷;反之,自迷中觉醒,体达真实者,称为悟。执着假相为实,妄念不绝的心,称为迷情、迷心。执于迷情,遂不知事物真实理之境地,即三界,称为迷界、迷境。若以渡河来譬喻,迷的此岸(即迷界)称作迷津;对此而言,开真实知见而得证道者,称作悟道。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二之说,迷中有三惑,即无知、疑知、颠倒知;若起此三惑则必生二种邪见,或执于不平等因,或执于无因。此皆因迷于事理,颠倒妄执所致。[显扬圣教论卷十四、大乘庄严经论卷四明信品]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