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雁塔

词:

雁塔

解释:

梵名Ham!sastu^pa。又称宣娑塔。位于古印度摩揭陀国帝释窟山(梵Indras/ailaguha^)东峰伽蓝前。昔日此伽蓝之僧众系属食净肉之小乘渐教,菩萨为引导该寺之僧,乃化身为雁(梵ham!sa),自空中坠死于一僧前,众僧惭惧,遂建灵塔葬之,即称雁塔。又唐代永徽三年(652),玄奘于西安建大慈恩寺塔,样式即仿照雁塔,通称大雁塔。初造五层,各层皆置舍利。南面有两座石碑,其上载有三藏圣教序记,传为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所书。后增建至七层,历经火灾,复重修。今之塔周广约四十四公尺,高约六十四公尺。另外,西安永宁门外大荐福寺砖造之塔称小雁塔。建于唐代景龙年间,历代皆曾重修。塔呈方形,周广约十二公尺,现高约四十三公尺。原十五层,今唯存十三层。[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、长安志卷八、类聚名物考卷二十七、长安史迹の研究](参阅‘大雁塔’866、‘小雁塔’939)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