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2-10-30 00:04:12

佛学大辞典
驼山石窟

词:

驼山石窟

解释:

驼山位于山东云门山之傍,其南面有大小石窟五座及摩崖一所,佛像共计六三八尊。第二、三窟完成于隋代,乃驼山石窟之主要特色所在,其他窟则较小,属于隋唐时代。隋代所刻之二大洞窟为无比之杰作,其雕像极尽精致,为隋代石佛中之代表作品。第一窟深约四公尺,广约二点三公尺,于方座上,有本尊释迦如来之坐像,高约一点二公尺,丰颊,衣纹雄劲。左右有两罗汉,又左右两壁有两胁侍菩萨,高约一点四公尺,丰丽,衣纹优雅。又入口附近有两菩萨、仁王,其他有四小龛。

第二窟为最优胜,广约三公尺余,高约四公尺余,于正面中央圆座上,雕刻有本尊坐像,头大手小,相好温雅,衣纹简单。左右两壁有胁侍菩萨之立像,姿势优美,衣纹俊挺,宝冠佩饰。又三面之壁上,雕有许多大小之佛菩萨、供养者、仁王等。

第三窟乃最大且最重要,入口广约三点五公尺,中部广约五点八公尺,

深约七公尺余,于正面方座上,有本尊释迦如来之坐像,相好温雅,面颊丰腴,衣纹简素。左右有胁侍菩萨龛,菩萨戴宝冠,配玉佩,衣纹简素。又于壁面雕刻千佛。

第四窟为广、深、高皆约二公尺以上之佛龛,刻有中尊、两菩萨、两力士,壁面大小五龛,并雕刻甚多小佛,手法简朴,然破损严重。摩崖分为二段,下段刻有五尊、一立佛、一小佛,上段刻有四小龛,手法古拙,且大半遭破坏。

第五窟方一点六公尺,正面有三尊像,其本尊相好优雅,另有四小佛,左右两壁有大小佛龛。总之,驼山石窟为隋代造像之代表,亦为石窟艺术中之翘楚。


佛学大辞典工具简介

佛学大词典内容相当广泛,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、术语、典故、典籍、专著、名僧、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。

佛学大辞典工具使用说明

返回
顶部